好米芽品牌故事

好米芽品牌故事

標語|找台灣的好東西・ho-bí-á × ho-bu̍t

我們相信,美味從來不是被「做出來」的,是被「找出來」的。於是我們上路, 從花東的稻香、南投的茶風,到嘉義的堅果與雲嘉南的果園,沿著產季與風向,去 找台灣的好東西

名字,藏著我們的路線

好米芽,台語讀起來近似 ho-bí-á(好米仔),像是剛冒出的小芽,乾淨、帶著力氣。
也諧音 ho-bu̍t(好物),我們把它當成自己的功課:認真去找好物件, 然後用最節制的手法,讓風土自己開口說話。

從一粒米開始的清單

我們的第一張清單很簡單:一粒米,三件事

  • 看見產地:知道它從哪裡來、誰在種。
  • 節制加工:低溫、少配方、把多餘的拿掉。
  • 當季新鮮:小批現作、少量常做,讓日常保持清脆。

後來我們把同一套方法,延伸到堅果、果乾、茶與零食點心。

我們的三個承諾

① 風土先於配方

不是想像出味道,而是把味道找出來。不同產區、不同批次,我們會微調烘焙與時間, 讓原本就很好的香氣,剛好站出來。

② 加工只做必要的

低溫慢烘、無多餘添加、少油少糖的處理原則;需要一點點油讓果乾不黏, 我們就只放「需要的一點點」。

③ 新鮮是種體貼

小批現作、分裝密封、標註開封日與保存建議。因為我們知道,你想吃到的,是「剛剛好」。

怎麼找台灣的好東西

我們把每一次拜訪當成一次「田邊的小課」。看土壤、摸穀粒、聞剛下烘的香味。
不是只挑漂亮的,而是挑有靈魂的:知道誰種、怎麼種、為什麼這麼做。

  • 產地合作:與小農與職人簽訂穩定合作,給合理價格,換穩定品質。
  • 批次紀錄:每批次都有時間軸與烘焙曲線,讓可複製的穩定,與可期待的驚喜並存。
  • 透明標示:把原料、產地、處理方式說清楚,吃得明白,才是安心。

我們的設計語言:清新宇宙風

你會在包裝上看到一些小星球、流星與圈圈,那是我們對「日常宇宙」的想像。 一顆堅果、一片米香、一包茶,都像口袋裡的小行星,繞著你的生活公轉。 不張揚,但有自己的光

產品哲學:把多餘的拿掉,讓重要的留下

穀物/穀香日常

從即食燕麥到穀物粉,我們偏愛原味與單純;把時間留給浸潤與焙香,而不是濃重的調味。

堅果與果乾

低溫慢烘、輕度糖油處理、不漂白;用「香、脆、乾、潔」四個字檢查開袋的第一口。

茶與小零嘴

茶包只放需要的葉與穀,零嘴盡量做成「一口剛好」。因為生活已經很忙,吃東西要輕鬆一點。

與土地一起呼吸

  • 小批常做:降低庫存壓力與耗損,讓更新鮮的包裝更常出現在你手裡。
  • 友善包裝:優先選擇可回收材質、改良夾鏈密封,延長好味的壽命。
  • 產地回饋:以實際訂單支持友善耕作與地方加工。

一句話,說完好米芽

好米芽=ho-bí-á(好米仔)=好味呀!
我們做的每一包,都是從「找台灣的好東西」開始,最後回到你的一天裡:
早餐的一碗、下午的一口、夜裡的一壺茶。
不必隆重,但每次都剛剛好。

如果有空,跟我們一起走一趟產地吧;如果正忙,那就打開一包好米芽。
從一粒米開始,日常就亮起來了。

已加入購物車
已更新購物車
網路異常,請重新整理